聚焦民生群体感提升获得四类我市
滁州网讯(徐宇尘 全媒体记者吕静远)今年一季度,市聚我市以优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、焦类织密困难群体生活保障网为抓手,群体在扶老、提升助残、民生救孤、市聚济困四领域同时发力保障,焦类累计发放各类补贴约3.5亿元,群体较上年同期增幅超7%,提升切实增强四类特殊人群获得感、民生幸福感。市聚
大力发展老龄事业,焦类释放最美“夕阳红”的群体温暖音符。坚持普惠制高龄津贴制度。提升为具有滁州市户籍、民生年满80周岁的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。1至3月,全市共发放高龄津贴2833.4万元,惠及14.2万老年人,较上年同期增幅近6%。配套建立低收入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发放制度,1至3月,全市共发放低收入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986.8万元,较上年同期增幅达140.1%,惠及6.8万老年人。
格外关注残疾群体,吹响“春天的事业”高质量强音。将残疾人“两项补贴”经费纳入财政预算,统筹安排、优先保障,封闭运行、阳光操作,确保专款专用,保证资金每月按时打卡发放。1至3月,全市共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2640.9万元,增幅达5.4%,惠及8.8万人;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1480.8万元,增幅达13.5%,惠及5.7万人。
扎实保障孤儿成长,演奏社会仁爱之曲、关爱之曲。市县两级切实完善孤儿保障工作机制,明确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基本生活保障对象、保障标准、办理程序等内容,严格把好审核认定关和资金发放关,做到精准施策、精准救助。1至3月,全市共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费591.5万元,增幅达18.8%,惠及1256名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。
救济低保特困对象,谱写基本民生保障崭新乐章。全面精准落实低保特困补贴政策,优化经办程序。经济状况变化不明显的人员,可暂不作动态退出。按规定及时启动价格补贴联动机制,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受物价上涨影响。1至3月,全市共发放低保金约2亿元,增幅近5%,惠及12.3万人;发放特困供养金约6395.6万元,增幅超6%,保障特困供养对象2.2万人。
- ·“文化遗产地监测预警平台”助力北京中轴线“申遗”
- ·福州通报6起餐饮商家违法违规经营案例
- ·打击医美乱象 浙江宁波开展可用于医疗美容的医疗器械专项整治
- ·浙江温州启动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集成改革
- ·宿松县各基层工会积极营造“五一”浓厚氛围 致敬百年工运弘扬劳动精神 宿松新闻网
- ·北京朝阳开展防止传销进校园、进社区系列宣传活动
- ·厦门一公司因销售标签不符合规定的进口饮品被罚4000元
- ·辽宁沈阳统筹多种手段推进创建食安城
- ·2024年上市银行人力成本普涨原委:争抢科技金融人才
- ·“偏方”“秘方”药酒不可信 福建厦门突击检查自泡酒销售市场
- ·疫情期间去商超如何自我保护?市场监管部门给出10条提示
- ·安徽设立首批5个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
- ·2022食品安全与健康流言榜出炉 你被这九句话骗过吗?
- ·福建厦门:加强市场价格巡查 警惕“蟹卡”虚假优惠折价
- ·发布违法广告 暴龙眼镜关联公司被罚21.8万余元
- ·样品的采集与贮存(一)